阳山县七拱镇:创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方式 “晚茶会”听民声促发展
阳山县七拱镇:创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方式 “晚茶会”听民声促发展
本网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8月30日晚上,在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庙岩村小组文化室,一盏灯、一张桌、一杯茶,一群人,一场“晚茶会”正在如火如荼开启。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围桌而坐,敞开心扉,促膝而谈。桌子这头,村民提出一个又一个倍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而在另一头,省人大代表、阳山县人大代表,七拱镇隔坑村党支部书记陈燕红则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下这些问题,并与群众交流意见建议。
“我们白天要到地里忙农活或者在外面打工,燕红代表就在晚上来和我们聊天,问我们最近有什么困难,让我们感到很暖心,也有了反映问题的渠道。”庙岩村村民韩细说。
利用“时间错位” 敲开群众心门
今年5月以来,陈燕红积极探索闭会期间的代表履职活动,根据村民白天忙农活、夜晚才在家的实际情况,巧妙利用农村的夜晚生活时间,不耽误村民的耕种劳作和日常生活,在每月初一、十五晚上组织部分村民到宽阔场地喝茶拉家常,聆听群众心声,了解他们的烦心事、揪心事,并及时跟进回应。
在“晚茶会”现场,隔坑村村民李婶说:“燕红代表,这几天发现农田不够水灌溉,我想跟村里几个人去清一下淤泥。”“正好利用夜听活动动员多些人参与清理,大家积极参与。淤泥清干净,水流量才会大,田里的水才会充足,水稻也会长得更好!”陈燕红说。
第二天,酷暑炎炎,隔坑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20余人清淤泥、割野草,推着手推车清运垃圾,积极投入清理沟渠淤泥工作中。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原本淤堵的水渠很快就成功疏通,村中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村民提出的问题,我会记录下来,再一一努力推动解决。像清水渠这类容易解决的问题,发动干部群众一股劲就解决了,感到特别开心。”陈燕红介绍,“晚茶会”活动结束的一个星期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实地走访并归纳分类,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并跟进问题处理的情况,及时给予群众回应。
促进农副产品“出山入湾” 跑出产业发展新速度
“沙塘村附近每次都要联系电站才有足够的水源,有时候还要自己抽水,机耕路什么时候才能修复好啊?”“能否整合资源扩大淮山销路,这几年自产自销效果不大好”……在新圩村的“晚茶会”现场,不时传出热烈的讨论声,人大代表与二十名淮山种植大户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如何振兴淮山产业。“大家有什么想法大胆说,我将意见收集梳理好,再跟政府部门沟通。”县、镇人大代表陈传怀认真记录着种植大户们的意见建议。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在这场“晚茶会”中,很多群众都担心自家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价格太低。为进一步破解偏远山区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村“两委”积极牵头与企业合作。今年,隔坑村和广州鲜优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盘活村中富民车间资源,打造农副产品仓储保鲜集散基地,引进了阳山县耕田乐农业有限公司,依托企业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拓宽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村里的农副产品走得更远,更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
“现在已经有很多合作社、种养大户、村民来了解情况了,他们反响热烈。到时候直播电商、农副产品分拣等都需要人手。”陈燕红说,农副产品仓储保鲜集散基地的建成使用,可为村集体带来土地租金和分红,还能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以点带面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
今年6月,七拱镇下发《七拱镇人大代表“晚茶会”工作方案》,细化实施步骤,让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们扛起责任,强力推进“晚茶会”行动工作做细做实。
在桂花村,市、镇人大代表曾积英通过“晚茶会”活动走访群众,了解到大坑片区由于一些老旧自来水管道老化、破损等原因,导致水压不稳,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影响了9个村小组1000多人的用水情况。她积极向镇政府反映该问题,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对该片区的供水管道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整个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力争在今年年内之前完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在石角村,县、镇人大代表丘古峰通过“晚茶会”活动走访群众,以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为己任,着力抓好丝苗米特色产业发展。今年,石角村共种植优质丝苗米1600亩,亩产值在2500-3000元之间,产值380多万元。在石角村内共有合作社7家,培育了群众致富带头人5名,村内种植西瓜、枸杞、冬瓜等700余亩,带动了200户家庭稳定增收。
在新圩村,县、镇人大代表陈传怀通过“晚茶会”活动多次为群众解纷排忧,通过活动团队成员细心的从法理、事理、人情、亲情的角度出发,最终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截止今年9月底,已有3宗历经五六年的陈年纠纷得到圆满的解决。
在西连村,镇人大代表叶少环通过“晚茶会”活动,收集群众反映因为道路窄、运输车辆无法进入淮山种植基地运输的意见,她将群众意见梳理成书面建议,上报镇人大,建议政府部门尽快解决。“这条小路进行硬底化后,不再坑坑洼洼。今年种的淮山就能更快、更方便运到珠三角城市去了,多亏了人大代表,又为我们办了一件实事!”看着正在修缮的道路,在淮山种植基地的村民纷纷伸出了大拇指,为人大代表们点赞。
据统计,今年5月到9月,七拱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晚茶会”活动走访联系群众近450人次,收集到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70多条,所反映问题已有85%以上得到解决,并助推4单矛盾纠纷和17单邻里纠纷调解成功。
“有问题,找人大代表。”这在七拱镇群众中已形成共识。通过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晚上固定开展“晚茶会”活动日,七拱镇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交交心,零距离倾听群众的呼声、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使群众多了反映意愿和诉求的渠道,人大代表也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准确把握民声民情,连接起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民意车”,创建起代表履职新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市、县人大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好人大职能作用,持续深入推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和‘两个联系’‘一个发挥’的思路开展工作,把‘晚茶会’打造成为人大代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法律法规的平台,代表依法履职、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平台,代表联系群众、汇聚民智、解决民忧的平台。”七拱镇人大负责人说。
(李巧芳)
来源:平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