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持续深化基层人大改革创新,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持续深化基层人大改革创新,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本网讯 3月15日,清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清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虞卫旗受区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
报告指出,2022年,清城区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工作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依法履职、担当尽责,持续深化基层人大改革创新,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助力全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一年来,共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13次,主任会议21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5项,开展部门工作评议2项,开展专题询问1次、人大代表约见区长活动1次,组织执法检查2次,开展人大工作视察和调研18次,形成审议意见12件,作出决议、决定6项,顺利完成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人大工作政治方向正确
清城区人大常委会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做到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确保全区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
坚持围绕中心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聚焦中心工作,围绕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治清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持续发力,全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代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代表依法履职、主动履职提供平台和载体,持续推进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
清城区人大常委会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发展,打造富有清城特色的人大改革试验田,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焕发出蓬勃生机。
强化自身建设 提高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对标人大“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不断提升能力、激发活力、锤炼作风,打造高素质的人大工作队伍,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报告提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起步之年。清城区人大常委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工作部署,紧扣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市委“十大行动方案”等确定的重点任务,锚定区委八届四次全会确定的预期目标,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助力增进民生福祉,守正创新、团结奋斗,竞标争先、拼搏进取,为加快建设“一地、两区、三城”作出人大贡献。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诠释政治机关的对党忠诚。深入学习领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省委推进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工作部署,紧扣市委“十大行动方案”、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纺织产业有序转移到清远等工作,贯彻落实区委“一地、两区、三城”战略目标,统筹谋划和推进全区人大工作,切实当好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实践者、推动者和保障者。
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诠释权力机关的人民属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重大问题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对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清远鸡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对区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绿美清城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专项审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年度重点项目或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报告。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探索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的新载体新方式,进一步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清城的生动实践。
进一步坚持代表主体地位,诠释代表机关的职能定位。进一步优化代表履职平台,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创新工作机制,构建人大代表履职微循环系统和24小时不打烊的意见收集平台。继续推进代表建议内容办理“两个高质量”,确保代表履职积极性更高、履职成效更好。持续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十大行动,‘清’你同行”活动,进一步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水平,诠释工作机关的使命担当。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干部队伍。加强文明机关建设工作,持续强化组织建设,不断提升机关规范化建设水平,激发人大干部干事创业精神。大力加强对街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坚持上下联动、密切工作协同,全面提升全区人大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人大宣传工作,努力讲好人大故事,传播好人大声音。
来源:清城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