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代表履职>正文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市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

发布时间:2016-10-28 00:00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市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

 

本网讯  市人大代表“十问”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锋每问必答,并现场“拍板”列出问题解决时间节点,表态将加强督促、落实问责,力促工作取得实效。10月27日上午,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约见市长,问政“十件民生实事”等项目。对12月中旬仍未完成相关工作的单位,郭锋提出,届时相关单位须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作检查性汇报。

活动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梁建文主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三妹、林文钊、龙伙灵、郑远平、伍文超,秘书长张思成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参加活动。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贤林,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计生局局长唐远强,市政府办、市住建管理局等十余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开全通报“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并现场应询。

 

●代表问政

1、欧阳俊威:我市残疾人补贴制度存在宣传不够、残疾人办证率低等问题,市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加以改进?

市残联理事长麦永联承认两项问题确实存在。他解释,一方面,办证补贴力度较小,因老致残和未成年残疾人家长又碍于面子,因此不愿办证;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鉴定难,办证不畅;此外,残疾人办证要求复杂、繁琐。

 

郭锋提出,残疾人办证率低,有社会因素、残疾人心理因素、政府工作因素等,清远目前残疾人办证率为35%,高于省的24%,但不能满足。接下来,要加大残疾人补贴政策的宣传和办证力度,争取在一两年内,残疾人办证率达到50%。针对残联提到的人力、财力不足等问题,他要求残联尽快提出申请,政府将在资金上予以适当倾斜。

 

2、陈志明:为什么市政府对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督办,改造进度仍然缓慢?接下来两个月时间,将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切实推进相关工作?

市住建管理局局长段军回应,棚户区改造开工率低,数据未入库是重要原因。最新数据显示,改造开工完成率为96.9%,建成完成率为95.2%。但由于统计滞后,截至10月14日,改造开工率仅为58.57%。

“清远太老实,数据入库非常滞后,据更新后的数据,我们不应该是全省倒数第三,而是有望进入前十。”郭锋指示,下一步要做好数据入库。

段军还提出,市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大部分采取组织团购商品房安置,市政度原定选购房源的最高限价为4000元/㎡,开发商和棚改户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郭锋则根据督办经验指出,体制不顺,也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的原因。

郭锋指示,保障性住房建设要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出房票等措施,并要求有关资金由德晟、高新区解决,未完成建设的工矿企业须加快进度。

 

3、陈泳:市直9所学校场馆开放专用资金300万元已下拨,市政府有无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考核?对目前已确定开放场馆如何改进?

市教育局副局长成飞宇回应,现在部分学校对场馆开放多加限制,如只面向团体不面向个人、要提前预约、晚间开放不开场馆灯等,主观原因包括怕影响师生教学和学习,怕承担安全事故责任,怕场馆维修、设施维护困难等。客观上,也确实存在人员、资金不足等状况。他表示,教育局将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有序推进,让更多学校场馆向公众开放。

“场馆只对机构开放,不对市民开放是不行的。开放中不能收费,政府已实施补贴,不能再设卡。”郭锋现场表态称,人大代表和媒体可对开放的场馆进行监督,“你们发现情况可以跟我投诉。”

4、邓伟珍: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较低,市政府如何确保在2个月内完成任务,将采取什么措施推进这项工作?

段军回应,截至10月26日,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为91%。他解释,今年危房改造政策有所调整,前期补偿标准不明确、上半年雨水多等都影响了开工率。另外,危房改造是由政府和农户共同出资,经过几年的工作推进,剩下未改造的农户许多确实存在自筹资金能力低的难题。

“清远市要求的时间节点是比省里提前了的。”段军介绍,农村危房改造清远要求11月前完成开工,比省要求提前1个月;完工则要求在明年1月底前,比省要求提前了3个月。

郭锋要求最后两个月要广泛发动多方参与,赶上工期。“连山虽然数字不大,但开工率100%;连州所占比例不小,开工率有94.95%。”郭锋现场表扬连州、连山,随即又点名批评清新区78.89%的开工率,指出其是唯一低于80%的县域,要求住建局会后委托清新区有关负责人约谈。

 

5、许立基:全市内街小巷改造开工率99%、竣工率61%,为什么完成率这么低?接下来将如何加快改造进度?

“内街小巷的改造工作,上半年确实有些滞后。”段军解释,勘察、设计、工程招标、预算等前期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下半年完成招投标后,内街小巷改造大部分已经启动。“目前推进速度滞后的县(市、区),如英德市,领导重视不够,由街道办自行组织改造,街道办多次与规划等相关部门协调无果,导致工作措施不得力、资金落实不到位,工作进度严重滞后。另外,管线、路面施工等受其他工程施工影响,一些改造工程进度受到阻碍。”

郭锋要求将内街小巷的开工率和竣工率都需“顶上去”。“内街小巷不显眼,却与群众出行、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更‘接地气’。”他表示,市政府将加强督办、确保进度。对英德市由街道办自行组织改造的做法,郭锋提出异议,认为街道能力、财力、协调力等均有限,难以胜任。

 

6、梁其栋:完成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年度目标任务总体进度滞后,项目动工率仅35.29%,市政府有何措施?能否按期完成?

唐远强回应称,该类项目工程量都不大,主要是在原建筑基础上改建或加建,最大的也不过数百平方米。目前难度最大的是英德市石灰铺镇和佛冈县石角镇两家卫生院。下一步市卫计局将成立专门督导组,查明每个项目进度。根据省下达任务,今年底前需完成80%,对此有信心。

曾贤林补充回应称,进度滞后的项目主要是因为用地确权等问题,对此需加大力度督促所涉乡镇尽快办理。

“17个项目,有11个没有动工,其中两个还特别难办,这方面确实要想点办法了。”郭锋接过话题说,该项目均是改造任务,不涉及大拆大建,又牵涉基层公共医疗服务,相关政府和部门须引起重视。他叮嘱难度最大的英德和佛冈两卫生院项目,需在本月结束前完成政府过会。

 

7、巫丽娟:基层医卫人才紧缺,部分卫生站医疗设备因缺乏专业人员而闲置,市政府有无相应措施解决?如何改进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

唐远强回应,清远已制定了医疗服务三年强市计划,将通过“创优”等手段提高基层医卫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市人社局局长梁思也回应表示,将加大对基层医卫人员的待遇保障,壮大基层医卫人才队伍。

“要做到小病在基层解决,相应的设备配备是必需条件。”郭锋表示,基层医疗设备的配备在今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对于稳定医卫人才在基层的工作,他叮嘱卫计和人社部门需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做实。

 

8、温建群:市政府是否从明年开始将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服务列入财政预算持续开展,并逐步扩大免费筛查范围?是否打算对查出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向市里提出建议,希望纳入财政预算。”市妇联妇儿工委主办主任邓莉芳介绍,该项目已经连续实行两年,是“民众点赞的实事”,因此打算长期开展。

 

郭锋对此予以认同,介绍称去年底征集今年“十件民生实事”时,市妇联强烈要求继续实施该项目。“从妇联上报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可行的。”郭锋提醒有关部门,该项目的财政投入上应该早规划,重大病救助方面社保体系则应加强。

郭锋话音刚落,梁建文立即追问:“财政保障怎么解决?”市财政局副局长朱昭斌接过问题说,今年市财政对该项目的投入是160多万,市妇联提出明年翻倍,需单列项目报备。

 

9、罗文华:有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千篇一律,市政府有无统一标准?市财政下达的相关市级奖补资金有多少,是否已到位?

市委农办副主任赖志军回应称,建设美丽乡村的初衷是各村各有特色,并以创建带动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村民自治。其建设没有统一规划标准,但有统一的创建指标体系。今年上报创建的美丽乡村有900多个,需投入3亿多元奖补资金。目前市级支付的1.5亿多元已在8月底前全部安排到了各县,要求各县放到银行融资,以“还本付息”的方式填补剩余资金空缺。

“不知道各县有没有去银行融资。”朱昭斌补充解释,要求各县融资的钱也是由市财政偿还。明年全市还要继续建设新一批美丽乡村,朱昭斌表示市级财政的压力会很大。

对朱昭斌的担忧,赖志军回应说,美丽乡村建设是结合省下达的人居环境改造任务而开展,第一年群众热情高涨,报建村数量远超预先规划,确实给市财政增加了不小压力。“但不能打击群众的积极性。”他提出,以后如果还是报建太多,可采取竞争机制予以平衡。

曾贤林紧接话题介绍,市委书记葛长伟、市长郭锋已经约省农发行行长当天下午到清远会面,将与其协商扩大融资等问题。

“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需要正确对待。”郭锋说,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村民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财政压力很大,但要看到其在未来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长远回报。他要求,纳入“十件民生实事”的既定110条美丽乡村建设,须高标准、坚定不移地按时按质完成。“下个月我会做专题调研,看看这些美丽乡村都建设到什么程度。”郭锋补充说,美丽乡村建设的效果,应当达到经济发展、村庄整洁、村风文明三个目标才算成功。

 

10、许葵杰:根据省下达任务,今年清远农村饮用水“村村通”工程需完成惠及260多万人口的目标,能否完成?

市水务局局长王灿明介绍,该项工作主要从两方面考量,其一是范围达到目标,其二是水质达到标准。他表示,要完成该总体目标,需在水质提升上下功夫,压力不是很大。

郭锋认同王灿明的看法,并强调清远人的饮水问题,需递进达到“有水喝、喝好水、喝健康水”的效果。

对代表未提问的市区绿道建设等项目,郭锋也主动介绍情况,表示绿道建设虽完成但仍须提质,并加大宣传,提高其使用率。

 

●市长“拍板”

详列问题解决时间节点形成会议纪要

对人大代表约见市长活动,郭锋表示“予以高度肯定”。他说,通过沟通,有些问题确未落实的能引起政府及各部门重视,可及时整改和加大推进力度;有些问题确有客观原因难以解决,解释清楚了,也能获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

 

此次是市人大代表连续第8年约见市长问政,也是郭锋履职清远市长后第二次参加该活动。上一次他参加该活动,是在去年10月,当时广清城轨建设、长隆项目进驻清远开工等问题成为议论热点。郭锋10月27日评价该活动“是推动政府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认为本次约见是主题、方式、氛围均佳的“三好”监督方式,表示欢迎人大继续监督政府工作。

“人大对‘十件民生实事’的监督,一年比一年有力,也深受群众支持。”郭锋表示,“十件民生实事”的背后,就是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去年我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近20页,其中两页就是专门谈‘十件民生实事’。”郭锋以此为例,要求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应当深刻了解其内涵。

郭锋认为,当天人大代表所提问题十分中肯,要求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会议要求。“‘十件民生实事’我们参照省的做法,对进展缓慢的负责单位,11月5日由市政府约谈;每月通报一次督查情况,进度慢的项目可以半月一通报;各分管副市长在11月中旬前,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碰头、汇总;12月中旬进行综合检查,没有完成的单位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作检查性汇报,落实问责。”言毕,郭锋转头叮嘱市府办负责人,要求其将上述内容形成会议纪要。

 

●人大评价

连续8年约见市长已成常态监督方式

梁建文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总结说,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是法律赋予代表的一项法定权力。清远从2009年开始,已连续8年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约见市长活动,其已成为清远市人大工作的一种常态监督方式。本次约见,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代表所提问题逐一回应、耐心解答,市长郭锋现场拍板一些问题解决方案,并代表市政府向代表们作表态,活动开展非常成功。对约见活动的后续工作,梁建文提出,市政府及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人大意识,落实好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要进一步增强履职意识,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市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约见后续工作的跟踪督办。

李廷睿 岳超群 张永成 沈超铿

来源: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