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代表风采>正文

谢思忠:当好人大代表前提是做好本职工作

发布时间:2015-12-21 00:00

 

 

当好人大代表前提是做好本职工作

——记省人大代表、英德市东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谢思忠

 

代表档案:谢思忠,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省十二届人大代表,英德市东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英德市3名省人大代表之一。3年间,先后提出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加强基层卫生网底建设等10多项建议。

 

一晃3年,第一次担任省人大代表的谢思忠切身体会到当代表,并不是“开会举举手”那么简单。用他的话来说,“人大代表好的建议确实能影响政府的政策导向,话讲了不白讲。”这些年,他在省人代会提出的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加强基层卫生网底建设等建议,均引起政府部门重视,并一一得到落实。近期,问及如何当好人大代表时,其第一反应是“前提是做好本职工作”。

 

■履职第一年,首提建立第三方医患调解机构获关注

与大多数省人大代表曾在市县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职务不同,来自英德基层医疗领域的谢思忠是个十足的“新人”。过去,在他眼中,政协便是“拍拍手”、人大是“举举手”。不曾想,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后,方觉事情并不如预想中那样。

自小在北方长大的谢思忠声音洪亮,言语间有着北方人的直爽。加上民主党派的身份,让谢在省人代会上大胆直言。2013年1月份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是谢思忠的第一次履职。在清远代表团分组讨论期间,他针对紧张的医患关系,首次提出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遏制医闹。

在谢思忠看来,医闹的根源在于现行医疗事故解决机制缺乏足够的公平性和公信力。患者在医疗事故认定和解决机制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不信任现行医疗事故解决体系,只能选择医闹表达诉求。他建议,政府要立即着手建立中立、公正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独立开展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

这一建议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并促成《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出台,各地均成立了相应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英德市医调委也于2013年7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截止今年初,共接到医患纠纷报案96宗,调处签订协议62宗。

 

■“把本职工作做好,在群众中的威望自然就高”

谢思忠并不仅仅把人大代表身份看成是一份荣誉,他更认为这是一份责任。履职的前提是做好本职工作。

2011年从英德市人民医院调往东华镇中心卫生院,至今已有5个年头。5年来,谢思忠从副院长晋升为院长,卫生院各项业务也同步增长,目前已成为英德东部最大的卫生院。在新团队的带动下,卫生院科室建设逐步健全,新设了儿科,并对内科进行了分区管理,不再像以往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卫生院现有250多名医护人员,每年接待上万名住院病人。医疗收入从过去的2000多万元,提高到了7000多万元。

“把本职工作做好,在群众中的威望自然就高。”谢思忠称,在平时的角色担当中,他首先是院长,其次是代表。但在两者工作冲突时,他会无条件服从代表工作。平时,他会在做好本职的基础上,注重发现收集民生问题,在合适的时机加以呼吁。

比如,谢思忠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过去那种按人头付费的医保结算方式,因选择定额结算,严重阻碍了医院发展。在省人社厅召集的一次座谈会上,他把问题抛出,建议我省实行总额控制下的病种分值结算这一较为科学的结算方式,以此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这一建议很快在清远市落地。2014年,清远市出台了总额控制下的病种分值结算,各级医院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均大为提升。

 

■未来期望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高水平参政议政

3年履职经历,任期逾半,提出建议10多条。如果满分100分,谢思忠给自己打分70分,较为合格。

每年,谢思忠除了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培训和每年2次的调研外,还会列席省人大常委会的相关会议。期间,他提交的加强基层农网改造问题、强化基层卫生网底建设等建议,也都引起关注。省政府领导先后带队到英德、连山等地实地调研,提出对策。

但囿于自身眼界和学习提高机会不多,谢思忠认为自己的履职还大有空间。如今,他对人大代表身份的使命感、责任感颇为看重。他希望人大机关加强对人大代表的培训,以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高水平的参政议政。

近期,谢思忠在关注计划生育的配套政策问题。这也是源于平时工作的一次发现。目前,东华镇中心卫生院有一些纯女户老人住在医院,没有家人照顾。这引起他对计生政策的思考。“按法律,女儿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在农村,现实却很难施行。”他希望政府部门能出台计生配套政策,关注纯女户老人养老问题。

谈回本职工作,谢思忠内心正盘算着一个计划。他与班子成员达成共识,准备将卫生院打造成英德东乡地区一个现代化的二甲医院,成为当地区域性的医院龙头。有了新的起点,他自信能更好地履职。

 

 

(英德市人大办 杨玉彪)

来源: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