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视察检查>正文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15-05-12 00:00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情况

 

本网讯  尽管全市已建有1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但一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因得不到有效保护,逐步消失。512,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三妹率调研组,对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市领导谢杰斌代表市政府作情况汇报时指出,在连山连南,一些新建的房子汉化严重,都是火柴盒。同时由于资金不足,一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得不到有效保护,逐步消失。谢杰斌并提出了要用重视经济发展的力度保护好少数民族村寨的努力方向。

据谢杰斌介绍,我市自从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以来,主要建设了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连水村墩龙移民新村等1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4年,全省共有7个乡村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我市连南三排镇就占了3个,分别为油岭古寨、南岗千年瑶寨、连水村墩龙瑶寨。在享受的优惠政策方面,中央、省资金专项用于我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经费从2011年的90万元,逐年增加到2014年的950万元,4年累计达到1590万元。在1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连南的千年瑶寨和油岭古寨备受关注。其与旅游相结合的做法也获得了生命力。市民宗局副局长房文华补充发言时透露,连南政府拟在两个村寨之间修一条路,让游客在游完千年瑶寨后游油岭古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的独有文化底蕴正在逐渐流失。面对流失的少数民族文化,谢杰斌表示担心。他指出,在连山连南,一些新建的房子汉化严重,都是火柴盒特别是群众自建部分,城不城、乡不乡。由于资金不足,一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得不到有效保护,逐步消失。

市政府提交的汇报材料也提出,原有的特色建筑要么已闲置弃用,要么已经倒塌,新建的民居大多逐步汉化。多数壮、瑶族群众对原有彰显民族特色的建筑已经缺乏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连南,全国唯一的排瑶文化遗产也已进入严重的濒危状态,无论是建筑物的古迹,还是语言、文化艺术、服饰、刺绣等手工艺品都面临失传。受资金限制,很多村民就想着能有个房子安个家就算了,根本无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同时,由于缺乏指导,部分地区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规划设计严重滞后,很难体现民族特色。如有的村寨还按一般村庄的简单模式实施项目建设,没有凸显出民族特色的村寨风格。

来自连南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三妹对此表示认同。她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要求突出特色,但清远在这方面有点不特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严重流失的现状也让她忧心。在连南,50岁以下的人中,已很难再找到懂瑶族婚礼装扮的了。

当前,有特色、保存完好的村寨已经不多。谢杰斌表示,下一步,各级政府要引起重视,要用重视经济发展的力度保护好少数民族村寨。既要重视做好民族村寨的规划,也要注重特色,保护连山连南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清远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和民族风情,有特色才有生命力。丢了特色就无法竞争。同时,要加大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投入,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氛围。市政府汇报材料也提出,下一步,政府部门将出台相关政策,在实现村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抢救、保护、传承一大批传统文化;同时,将引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并进一步研究、发掘、整理壮瑶民族文化艺术图标和民族特色建筑符号。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在维修、保护时要保持其历史面貌;对没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将采取穿衣戴帽方式进行仿古改造,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新建的民居也将尽可能由专业人员设计图纸,彰显壮瑶民族建筑特色。此外,还将充分发挥特色村寨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的优势,重点发展风情游等原生态休闲旅游。

邓三妹则希望政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领导。同时,要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美丽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抓好规划。在资金监督方面,要做到事前提醒、事后监督,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卓小畴  张永成)

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